当前位置:
  • 首页 > 文化动态 > 第71期圆满结束 |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杭娟带你走进越剧的世界

第71期圆满结束 |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王杭娟带你走进越剧的世界

发布:温岭市文化馆 浏览:5612

3月24日晚,温岭市文化馆携手iartschool爱艺术+特邀国家一级演员王杭娟带来的一节好课顺利播出,带你走进情意悠悠的越剧。

图片1.png

王杭娟,1968年11月出生,浙江桐庐人,越剧戚派花旦,国家一级演员、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、师从越剧表演艺术家戚派创始人戚雅仙。2008年评为国家一级演员;2015年荣获“杭州优秀文艺工作者”称号。

 

起源与发展

越剧起源于清末流行于浙江嵊县农村的曲艺样式——“落地唱书”,艺人基本上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,曲调沿用唱书时的“呤哦调”,以人声帮腔,无丝弦伴奏。

图片2.png

 

越剧创始地嵊县施家岙村

 

越剧的故事,要从一个名叫金其炳的农民开始说起。由于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,底层百姓民不聊生,农闲的时候就到周边去乞讨,只有这样才能让一户人家尽量有饭吃,而金其炳也是乞讨队伍里的一员。

 

金其炳想,这年头乞讨行业竞争如此激烈,讨彩头的话翻来覆去已经被说烂了,大户人家听得耳朵都要起茧了,这样下去肯定越来越讨不到东西。所以金其炳决定乞讨也要改革,怎么改呢?金其炳在乞讨的话术里加上顺口溜、短小的民间故事、笑话等等。不仅要说,而且还要唱起来。他把平时哼唱的民间小调、佛歌、道情、莲花落调等综合在一起,创造了一种新的唱法,新的曲调——“四工合调”,结合嵊县乡音,于农闲时节编唱当地新闻传奇故事。“四工合调”是越剧的第一种基本曲调,金其炳改革的这段时间在越剧历史上被称为“沿门唱书”,是越剧的最初阶段,而金其炳也被我们称为“越剧祖师爷”。

 

经过一代代艺术家的不断改革创新,旧时乞讨所用的曲调慢慢地变成了如今的白雪公主。在发展过程中,越剧经历了男班越剧、男女越剧、女子越剧等三个时期,20世纪30年代进入上海,在编、导、演、音、舞美等方面不断创新,涌现出“三花一娟”等一批优秀演员。1942年袁雪芬率先倡导“越剧改革”,与琴师周宝才合创出“尺调”、“弦下调”等基本曲调,并学习幕表制,借鉴昆剧、话剧、电影等表现手段,形成了清新优美、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。越剧在戏曲百花园里一支独秀,一跃成为全国性的大剧种。


图片3.png

 

越剧十姐妹

 

人生经历

王杭娟的艺术生涯,起步于一个乡镇越剧团,刚开始学戏时,因为个子矮小没有角色可以演,所以白天练功晚上跑龙套,但跑龙套也能跑出名堂来!14岁那年,王杭娟随团参加了桐庐县越剧大奖赛,选送的剧目是《巡按斩父》,她在里面饰演一个龙套演员,从头到尾只有一句念白,最后获得了一个龙套奖。这是她人生拿的第一个奖项,对王杭娟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,从那时开始她更加努力了。

 

后来,王杭娟来到了黄龙越剧团,虽然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,没有好舞台、好音响,好灯光、好服装,但是有戏可唱。一天演出两场大戏,对于王杭娟来说,这就是最好的条件。王杭娟早年学的是金派,进入黄龙越剧团后,出演了戚派大戏——《玉堂春》,并开始转向学唱戚派。1994年戚雅仙老师来杭州参加比赛,王杭娟在朱燕燕团长的牵线下,拜戚雅仙老师为师,同年9月,王杭娟开始排演《庵堂认母》,从此和戚派紧密相连不可分割......

图片4.png

 

《玉堂春》苏三

 

 

作品呈现

每位戏曲演员心中都有一个荣获“梅花奖”的梦想,王杭娟在2004年凭借《玉蜻蜓》荣获中国戏剧最高荣誉——“梅花奖”,并且是目前越剧众多流派当中,唯一获奖的戚派演员。

 

1995年,戚雅仙和毕春芳两位老师特地来杭州指导排练戚毕经典剧目《玉蜻蜓》中的《庵堂认母》,两位老师表演是手把手的教,唱腔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扣。那段时间,王杭娟在唱腔和表演上的进步都非常大。通过老师的精心指导,她才知道了什么是戚派,什么是戚派艺术。


图片5.png

《玉蜻蜓》王志贞

 

 

《庵堂认母》在上海一炮走红,得到广大戏迷朋友们的一致认可,后来2003年以《玉蜻蜓》全场大戏去申报“梅花奖”时,剧团还请来了京剧大师胡芝风老师。在她的指导下,王杭娟的身段和表演又上了一个台阶,尤其是唱腔方面,韵味醇厚、缠绵委婉,逐渐成长为戚雅仙老师的得意门生。

 

 

如果说京剧是波澜壮阔的历史小说,越剧则是一篇隽永淡泊的生活散文。越剧,温柔缠绵轻灵动人,轻吟浅唱间,眼波流转,水袖轻扬,云步轻点,温柔喟叹。经过王杭娟老师的讲解,你恋上越剧了吗?

 

更多精彩内容,尽在本期一节好课!

 

分享: